News
LÜCY的音樂融合了夢幻民謠、獨立流行與迷幻音景。首張同名專輯《LÜCY》 (2022) 讓她躍上國際舞台,獲得金音獎「最佳新人獎」,並受邀參加 SXSW、Primavera Sound 和Clockenflap 等國際音樂節。2024 ...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香港太空館和香港科學館聯合策劃的「科幻‧科學」,選映兩部膾炙人口的科幻電影《星際啟示錄》(2014)和《人工智能》(2001),讓觀眾反思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兩部電影將分別於四月二十日和二十一日下午二時在香港太 ...
《詩鄉》為中國首位竹笛表演藝術博士楊偉傑的創作,作品榮獲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舞台藝術創作資助項目,而沙涇珊為廣州著名彈撥樂演奏家。是次以《粤韻詩鄉》命名的音樂會選曲豐富多彩,包括多首楊偉傑、沙涇珊原創的竹笛、琵琶作品,也有粤樂和笛曲的經典新詮,如《三國》、《花泣》、《平湖秋月》、《禪院鐘聲》等。伴奏將由著名鋼琴家郭家豪擔任。
小號手艾歷克・特魯福是世界頂尖爵士樂家之一,他熱愛周遊列國,於世界各地發掘全新的聲音,並擅於糅合不同年代及類型的音樂。
男人獨坐在長椅上,回憶起昔日的那個她;兩人相遇那天,身上各自帶着沉甸甸的情感包袱。安東尼受童年經歷所困,過往的陰霾纏繞不散,近年更目睹父親身體漸漸衰退,深感苦痛。克萊爾要與自己纖細敏感的心共存;與安東尼及周遭事物的關係深深影響着她,讓她無法享受當下。
蒲苔島居⺠視天后為保護神,因此⼗分重視天后誕,每年都在天后古廟對出搭建戲棚,演戲給天后觀賞要將部分戲棚伸出外⾯,聳立在海邊崎嶇的岩⽯上。這個戲棚由四百多根長短不⼀的杉⽊和⼆千多根⽵度頗⾼,在香港絕無僅有,堪稱島上天后誕⼀⼤景觀。
為響應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香港舞蹈團將於4月17日舉辦「舞台服裝慈善義賣活動」,透過循環再用(reuse)舞台服裝,宣揚可持續消費及舊物新用途的環保概念,讓生活更健康、環保和永續。 琳瑯滿目的舞台服裝,將以低至港幣$50起作公開義賣,捐款達指定金額,更可享85折優惠。所得收益將全數支持「香港舞蹈團學生票資助計劃」。以往舞台服裝義賣均反應熱烈,旋即被搶購一空! 支持慈善義賣,既可延長舞台服裝壽命 ...
敦煌的壁畫、故宮的建築、三星堆的文物 ─ 它們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時空,散發著不同的光芒;然而,它們都承載著人類的美善與智慧。博物館系列:《來自文物的聲音》透過一系列扣緊文物特質的音樂,將壁畫變得立體,將建築變得莊嚴,將圖案變得靈動。
譚盾深入湘西採風,將土家族打擊樂「打溜子」與茶文化相結合,融入吹葉、採青、擂茶等製茶手法,創作世界首演作品「茶溜子」,並在兩支女子打擊樂團間展開一場過去與未來、東打西擊的打擊對話。
譚盾歷時數年,研讀遺留海外的敦煌古譜手稿,又從壁畫中復原、製作多件唐代古樂器。是次節目,譚盾將攜自己創立的敦煌古樂團,以古樂舞、人聲和迷你歌劇,沉浸式、穿越式地在舞台上重現《消失的藏經洞》。在去年巴黎首演的基礎上,又特別加入了唐代古樂《大採茶與小採茶》的初次演出。
《舞蹈學院夏季演出》將於五月八至及十日在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公演,由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和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攜手為觀眾帶來一場舞蹈盛宴。此演出為演藝學院四十周年校慶活動之一。
來自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陳瑞祺(喇沙)小學、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聖羅撒學校參與計劃的學生組成的四隊電子樂團(e–樂團),分別演出他們的多媒體集體原創作品,並與音樂事務處中樂小組和弦樂小組聯演原創及改編作品。「e–樂團@香港教育大學音樂創新與設計實驗室」的大學生亦應邀在音樂會上演奏原創作品,展現音樂與科技融為一體,變化無窮。 精選作品包括由CASH音樂基金贊助,音樂事務處委約本地作曲家屈雅汶和劉曉霖 ...
Results that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are currently showing.
Hide inaccessible results